兒童人格發展與引導,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單一行為分析×外界刺激影響×個案心理調查……百年不敗的教育心理學

兒童人格發展與引導,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單一行為分析×外界刺激影響×個案心理調查……百年不敗的教育心理學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作者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出版社
崧燁文化
出版日期
2024年09月18日
出版地
台灣
語言
繁體中文
版本
初版
裝訂
平裝
分級
普通級
ISBN
9786263948549
永久連結
ISBN.tw/9786263948549
 書店
上架
NT$320

簡介

心智與發展,阿德勒談兒童教育心理!追求優越感、預防自卑情結、外界環境因素、社會情感發展……
從個體心理學看兒童教育的心理學策略!▎永不過時的教育理念
本書以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為基礎,探討了兒童心理發展的重要性及其在教育中的應用。全書透過14個章節和兩個附錄,系統地剖析了兒童從自我認知到社會適應的心理成長過程。阿德勒認為,理解兒童的心理是教育成功的關鍵,特別是父母和教育者在引導孩子追求優越感的過程中,應該注重社會情感的培養。本書不僅是理解阿德勒兒童教育心理學的讀物,也是為父母和教育者提供的一本實用指南,幫助他們以科學的視角解讀孩子的行為。▎人格與行為的統一性
書中強調了人格的統一性,指出兒童的每一個行為都反映出其整體人格。因此,理解和引導兒童行為的前提是要全面了解其生活背景和過去的經歷,而不應該僅僅關注表面的行為問題。許多父母和教育者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是過於誇大孩子的不當行為,並急於糾正,而忽視了行為背後的深層原因。這種片面的教育方式可能導致兒童的自卑感加重,從而引發更多的行為問題。阿德勒提倡的教育方式,是透過整體的視角去理解兒童,以達到更深層次的心理引導和改善。▎自卑感與優越感的平衡
阿德勒認為,自卑感和優越感是同一心理現象的兩個面向。孩子們天生具有追求優越感的欲望,而這種欲望源自於他們內心的自卑感。如果過度自卑,孩子可能會失去勇氣,陷入無力感和自卑情結;相反,過度追求優越感也可能導致心理壓力,甚至產生嫉妒心或攻擊性行為。因此,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在這兩者之間尋求一個平衡,讓孩子既能保持自信,又能正確看待自己的不足。這一思想對於當今的教育工作者和父母來說,具有極大的指導意義。▎社會情感的培養
書中進一步探討了如何引導孩子將追求優越感的努力轉化為積極的社會情感。阿德勒指出,培養社會情感是教育的重要目標,這能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具體來說,這包括對社會關係的理解、職業生涯的規劃、以及對兩性關係的正確認知。父母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的引導能夠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並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總而言之,本書為父母和教育者提供了系統的理論框架和實踐方法,讓他們能夠有效地培養孩子的社會情感,促進其心理的健康發展。本書特色本書深入剖析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特別強調理解兒童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並主張在教育中平衡自卑感與優越感。書中涵蓋人格的統一性、社會情感的培養等核心議題,提供父母和教育者實用的指導,幫助他們以科學的視角引導孩子的心理發展。內容分章節論述且深具實用性,適合對兒童心理學和教育有興趣的讀者學習應用。